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经历过程 有效建模——“乘法交换律”磨课历程与思考 收藏
经历过程 有效建模——“乘法交换律”磨课历程与思考

经历过程 有效建模——“乘法交换律”磨课历程与思考

作     者:潘远菊 张小莉 

作者机构:重庆市南川区第一学区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四小学 

基  金:2018年度重庆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课题立项号:2018-17-072)的研究成果之一 

出 版 物:《小学数学教育》 (Mathematics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年 卷 期:2020年第23期

页      码:34-36,53页

摘      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活动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要求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考虑,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要保持一致性。课堂培育的素养不一样,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也会不一样。2019年12月,在"数学建模"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课题组对"乘法分配律"这节课进行了反复打磨研究,认为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教学策略是在经历过程中有效建模。

主 题 词: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学评一致性 磨课 数学建模 设计评价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类] 04[教育学] 

馆 藏 号:20310002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