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身体、文化、修辞与“狂人”的生成建构 收藏
身体、文化、修辞与“狂人”的生成建构

身体、文化、修辞与“狂人”的生成建构

作     者:黄晓华 

作者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编号13BZW140)的成果之一 

出 版 物:《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年 卷 期:2013年第2期

页      码:33-39页

摘      要:长期以来,作为中国新文学诞生的界碑式、原典式的作品,《狂人日记》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被一再细读与阐释。在其长期的解读史中,众多研究者就其主题意蕴、人物形象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做了丰富的探讨,多向度地挖掘了《狂人日记》的丰富内涵。近期,更有学者突破原有的研究范式,如王学谦先生的系列论文《〈狂人日记〉与鲁迅文学的生命结构》②将《狂人日记》视为鲁迅文学创作的原点,由此切人鲁迅整个文学创作的体验模式以及书写模式;而李今女士的《文本·历史与主题——〈狂人日记〉再细读》则创造性地辨别了潜含在小序中的三种声音,

主 题 词:《狂人日记》 鲁迅文学 主题意蕴 中国新文学 原典 人物形象 文学创作 生命结构 切人 艺术风格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馆 藏 号:20310136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