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应用重复测量统计方法动态观察ITP患者血小板参数恢复 收藏
应用重复测量统计方法动态观察ITP患者血小板参数恢复

应用重复测量统计方法动态观察ITP患者血小板参数恢复

作     者:王东侠 刘希赞 吕春颖 范华 孙艳舫 杨淑莲 WANG Dong-xia;LIU Xi-zan;LV Chun-ying;FAN Hua;SUN Yan-fang;YANG Shu-lian

作者机构:廊坊市中医医院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中医血液专病医疗中心河北廊坊065000 杨淑莲名中医工作室河北廊坊065000 

基  金:河北省科技厅计划资助项目(No.16277781D) 杨淑莲名中医工作室项目 

出 版 物:《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1年第37卷第2期

页      码:13-18页

摘      要:目的探讨重复测量统计方法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平行对照设计,随机抽取具有激素治疗完全反应的初发ITP患者89例,其中小儿组48例,成人组41例,回顾分析血小板及其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组均治疗至少3个月,并于治疗前、治疗第1、3、5、7、9、15、30、60、90天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记录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值(LCR)、血小板比积(PCT)。应用重复测量的统计方法建立血小板及相关参数的恢复过程模型。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LT、PCT存在时间效应(F=12.363,P<0.001;F=14.945,P<0.001)和组别效应(F=4.884,P=0.036;F=5.553,P=0.026);MPV、LCR、PDW不存在组别效应(F=0.038,P=0.847;F=0.413,P=0.526;F=3.455,P=0.074),MPV、PDW存在time*group交互作用(F=16.557,P<0.001;F=4.878,P=0.036)。结论小儿组和成人组血小板参数恢复情况不同,小儿组恢复情况更佳。血小板相关参数可以预测ITP疗效,应重视血小板及参数在ITP患者血小板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主 题 词:ITP 血小板 重复测量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1[100201] 10[医学] 

D O I:10.3969/j.issn.1673-1492.2021.02.004

馆 藏 号:20310145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