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场地设计”到“场所营造”:城市准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实证探讨 收藏
从“场地设计”到“场所营造”:城市准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实证探讨

从“场地设计”到“场所营造”:城市准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实证探讨

作     者:梁思思 费晨仪 姜洋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前策划-后评估导向的大型公建空间综合效能评估与设计优化方法研究”(51978359) 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项目“北京存量土地空间治理及更新设计策略研究”(201810000500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功能疏解背景下北京多类型存量用地更新机制与模式研究”(2017QNRC18) 

出 版 物:《北京规划建设》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年 卷 期:2021年第1期

页      码:57-63页

摘      要:引言:"准公共空间"——城市典型空间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随着存量空间增多,城市既有建成区的存量更新日益成为规划建设工作的主战场1,2。在大量亟待更新的空间类型中,开放空间及公共活动在既有城区更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3。特别是"准公共空间"(quasi-public space)在城市建成环境中随处可见,如道路两侧的店前开放空间、楼宇园区的公共场所、老旧社区内的公共广场等等。

主 题 词:公共空间 开放空间 场地设计 老旧社区 场所营造 空间类型 公共广场 存量空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8[工学] 081303[081303]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33[0833] 083302[083302] 

馆 藏 号:20310228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