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世纪前半期海派舞蹈的审美现代性阐释 收藏
20世纪前半期海派舞蹈的审美现代性阐释

20世纪前半期海派舞蹈的审美现代性阐释

作     者:陈正勇 CHEN Zheng-yong

作者机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上海201209 

基  金: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海派乐舞的审美现代性研究”(项目编号ZZLX16011)研究成果 

出 版 物:《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Dance Academy)

年 卷 期:2020年第6期

页      码:22-28页

摘      要:20世纪前期,上海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与新文化运动,使其舞蹈艺术形成新颖灵活、多元包容,并具有商业世俗性的独特艺术品格。从美学维度看,海派舞蹈在上海都市化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情感表达和逻辑结构,即一种带有三个内核的动态三维螺旋结构。一个是都市化引起的乡愁乌托邦,另一个是新文化催生的启蒙乌托邦,再一个是民主革命和抗敌救亡激起的自强乌托邦。尽管三个内核在上海都市文化中同时存在,但由于三者文化性质和精神导向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发展中充满张力,此消彼长,也使其在审美精神上表现为初期对新文化运动科学民主思想的弘扬、发展期对兼容并蓄精神的张扬、高潮期对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理想的强烈追求。

主 题 词:海派舞蹈 审美现代性 乡愁乌托邦 启蒙乌托邦 自强乌托邦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类] 010106[010106]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0237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