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轮作模式对潮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收藏
不同轮作模式对潮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潮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作     者:范倩玉 刘振华 李晋 班旦赤列 杨珍平 薛建福 黄春国 高志强 FAN Qianyu;LIU Zhenhua;LI Jin;Bandanchilie;YANG Zhenping;XUE Jianfu;HUANG Chunguo;GAO Zhiqiang

作者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太谷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0) 山西农谷建设科研专项(SXNGJSKYZX201701) 山西省“1331工程”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1705D111007,14) 山西省“1331工程”有机旱作与栽培生理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晋教科4) 山西省教育厅“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晋教科5)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0SY190)资助 

出 版 物:《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

年 卷 期:2021年第27卷第1期

页      码:81-88页

摘      要:为揭示不同轮作模式下潮土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于2018-2019年在山西大同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处理为油菜—荞麦(RB)、玉米—荞麦(CB)、马铃薯—荞麦(PB)和燕麦—荞麦(OB)4种轮作模式,荞麦—荞麦(BB)连作和休闲—休闲(FF)为对照,测量指标为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和团聚体内有机碳分布.结果显示:与连作模式(荞麦—荞麦)相比,各轮作模式均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和稳定性;油菜—荞麦(RB)轮作模式0-60 cm土层的大团聚体含量均增加,其0-20 cm土层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幅为5%和7%,20-40 cm土层的团聚体R0.25、MWD、GMD值增幅为8%、26%和37%.各轮作模式土壤有机碳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且>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对整个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率最高.同时,各轮作模式0-20 cm土层各个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增加,油菜—荞麦(RB)轮作模式20-40 cm土层各个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随粒径级数递减其增幅分别为41%、49%、72%和39%,其>3 mm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储量及贡献率也最高.总之,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可改善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增加土壤的固碳能力,但不同轮作模式间有差异.本研究表明油菜—荞麦轮作更有利于土壤固碳,可以在研究区域作为重要轮作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图2表5参41)

主 题 词:轮作模式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有机碳储量 有机碳贡献率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1001[医学-基础医学] 09[农学]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836[0836] 090301[090301] 

核心收录:

D O I:10.19675/j.cnki.1006-687x.2020.07059

馆 藏 号:2031024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