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赣南地区人工切坡降雨致灾机制现场模型试验 收藏
赣南地区人工切坡降雨致灾机制现场模型试验

赣南地区人工切坡降雨致灾机制现场模型试验

作     者:王力 李高 陈勇 谭建民 王世梅 郭飞 WANG Li;LI Gao;CHEN Yong;TAN Jian-min;WANG Shi-mei;GUO Fei

作者机构: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2 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20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701013,No.4180729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190716) 

出 版 物:《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年 卷 期:2021年第42卷第3期

页      码:846-854页

摘      要:赣南地区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降雨和人工切坡是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最主要诱发因素,物理模型试验尤其是现场模型试验是揭示滑坡发生机制的最有效手段。以赣南地区某风化变质岩人工切坡为研究对象,自主设计降雨模拟系统,布设有4个含水率、孔压监测孔及两处位移监测点,开展现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边坡土体含水率、孔隙水压力以及位移与降雨过程的响应关系,探索持续强降雨作用下风化变质岩边坡的入渗规律,并揭示变质岩风化土坡的变形失稳模式。结果表明:降雨后土体含水率的变化存在滞后,雨水开始入渗后含水率持续增加,含水率增大幅度随其深度增大而减小;各测孔浅层土体孔压值降雨入渗过程响应明显,表层1 m以下土体一直处于非饱和状态;监测点位移与含水率变化速率呈明显的正相关,边坡变形主要集中于含水率变化明显的边坡一侧;边坡位移与孔压值变化响应明显,边坡内部土体发生剪胀变形现象使得孔压值降低,边坡变形速率随即减小;强降雨条件下陡峭人工切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可归纳为3阶段:陡峭坡面分散坍滑,平台形成拉裂缝,边坡大范围垮塌。

主 题 词:现场试验 降雨入渗 剪胀变形 破坏机制 破坏模式 

学科分类:081401[081401] 08[工学]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0815[工学-矿业类]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814[工学-地质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6285/j.rsm.2020.1129

馆 藏 号:20310262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