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浓度CO_(2)与添加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和产量的交互影响 收藏
高浓度CO_(2)与添加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和产量的交互影响

高浓度CO_(2)与添加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和产量的交互影响

作     者:张凤哲 谢立勇 赵洪亮 金殿玉 ZHANG Feng-zhe;XIE Li-yong;ZHAO Hong-liang;JIN Dian-yu

作者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16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5141 41175097) 

出 版 物:《中国农业气象》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21年第42卷第4期

页      码:287-296页

摘      要: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施加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和产量的影响,利用自由CO_(2)富集系统(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对吉粳88号水稻进行研究。试验设计4组处理,分别为大气CO_(2)浓度不添加生物炭(CK)、大气CO_(2)浓度每千克干土加20g生物炭(NB)、高浓度CO_(2)(550μmol·mol^(−1))不添加生物炭(CN)、高浓度CO_(2)每千克干土加20g生物炭(CB),分别于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取样测定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水稻成熟后测产,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单一因素及互作处理均增加了水稻根系形态指标中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根冠比,CN处理使分蘖期根系干重降低了39.24%,CB处理对水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的互作效应在各试验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试验期水稻根系生理指标对单一因素及互作处理均表现出积极响应,CB处理各试验期根系伤流强度分别增加了148.10%、34.21%、6.13%和40.43%,对根系吸收面积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单一因素及互作处理均增加了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每穴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CN和CB处理对结实率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应,CB处理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了0.11%和3.39%,互作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试验结果显示,除CN处理降低了分蘖期根系干重外,单一因素及互作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正效应,互作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根系生理功能的影响则表现为不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每穗粒数,降低了结实率。

主 题 词:二氧化碳 生物炭 水稻 根系性状 气候变化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0-6362.2021.04.003

馆 藏 号:20310278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