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 收藏
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

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

作     者:刘晓静 

作者机构: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经费资助 是该项目<明清俗曲的传播与嬗变>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出 版 物:《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年 卷 期:2015年第1期

页      码:16-22页

摘      要:俗曲作为中国明清这个历史阶段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音乐现象,它在宋元俗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经明清两代540余年的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形态、数以万计的,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一个艺术品种。它兴起于北方,蔓延至南方,以清新活泼、纯真尚情的艺术特质,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在其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它向着艺术化、说唱化和戏曲化等艺术形式嬗变发展;另一方面,它还扬帆跨海,远飘境外,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主 题 词:俗曲 发展 传播 

学科分类:030405[030405] 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D O I:10.3969/j.issn.1002-2236.2015.01.005

馆 藏 号:20310281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