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低出生体质量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低出生体质量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低出生体质量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     者:李志君 李忠起 赵大力 齐亚莉 LI Zhi-Jun;LI Zhong-Qi;ZHAO Da-Li

作者机构: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 吉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吉林长春130062 长春海关吉林长春130062 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JJKH20190660KJ) 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1830833) 吉林医药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JYBS2021024LK) 

出 版 物:《中国妇幼保健》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年 卷 期:2021年第36卷第10期

页      码:2328-2331页

摘      要: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吉林市5家医院产科2018年1-12月出生的新生儿。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一般情况。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通过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可能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吉林市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为3.16%。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出生胎龄、Apgar评分及先天缺陷方面与非低出生体质量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与非低出生体质量儿母亲比较,母亲生育年龄、既往孕产史、妊娠胎数、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产、胎儿性别、胎儿出生缺陷、母亲妊娠年龄、妊娠胎数、妊娠高血压疾病及胎盘早剥可能是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危险因素。结论吉林市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为3.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早产、胎儿性别、胎儿出生缺陷、母亲妊娠年龄、妊娠胎数、妊娠高血压疾病及胎盘早剥可能是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危险因素。

主 题 词: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评估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2[100202] 10[医学] 

D O 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1.10.044

馆 藏 号:20310320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