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古琴“和”的思想与中医脾胃病防治的联系 收藏
古琴“和”的思想与中医脾胃病防治的联系

古琴“和”的思想与中医脾胃病防治的联系

作     者:朱嘉诚 李慧 薛晔 王军 张云松 Zhu Jiacheng

作者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山东省中医院山东济南250000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9-0966,中医经典名方治疗基层消化内科常见病(胃痛、痞满、泄泻、痢疾、便秘)诊疗指南制定 山东省经典名方协同创新课题,2018KFY16,基于NF-κB信号通路、微血管生成研究槐花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81704038,基于TLR3途径的中药复方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药效评价及机制探讨 

出 版 物:《中医临床研究》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1年第13卷第7期

页      码:50-52页

摘      要:目的:研究古琴艺术及中医学引起"失和"的主要原因及追求"和"的方法,并将其推广至脾胃病防治方面。方法:结合古琴典籍中"和"的论述及中医和法代表方剂的探讨,明确脾胃病防治的关键所在。结论:古琴艺术与中医学达到"和"的方法,其共性在于对外同自然和谐相处,对内追求阴阳调和,在脾胃病防治方面具有显著指导意义。

主 题 词:古琴艺术 中医学 防治疾病 阴阳调和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类] 100501[100501] 10[医学] 

D O I:10.3969/j.issn.1674-7860.2021.07.016

馆 藏 号:20310346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