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 收藏
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

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

作     者:唐绪磊 赵振伟 王兰英 王征 徐敏 郭海洋 吴战培 TANG Xulei;ZHAO Zhenwei;WANG Lanying;WANG Zheng;XU Min;GUO Haiyang;WU Zhanpei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物探研究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13 

出 版 物:《天然气工业》 (Natural Gas Industry)

年 卷 期:2021年第41卷第6期

页      码:44-51页

摘      要:由枯竭型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具有储气量大、投资相对较低等优点,是储气库建库的首选目标。高陡构造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厚度薄,准确落实地下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难度大,地质目标难以一次性中靶。为了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高陡构造区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储气库的地震解释技术序列,对整个建库期间使用到的地震解释技术进了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多井控制的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可以对构造进行准确的三维空间雕刻,能够有效地解决高陡构造真实形态和目标地层深度预测的难题,进而对气藏的封闭性做出评价;②所形成的地震导向技术,为注采井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探技术支撑,有效地指导了注采井工艺的设计、实施,为提高高陡复杂构造区钻探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提高了钻井速度与效益;③随钻过程中实时跟踪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注采井一次性入靶率和目的层段的进尺。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配套地震解释技术序列为四川盆地东部XGS地下储气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地指导了注采井工艺的设计实施以及动态调整井轨迹方案,提高了钻井一次性中靶率,大幅度提高了石炭系地层及储层的钻遇率,对今后枯竭型油气藏改建储气库工程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主 题 词:高陡构造区 枯竭型油气藏 改建地下储气库 地震导向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地层倾角预测 动态跟踪 

学科分类:0820[工学-航空航天类] 080706[080706] 081801[081801] 081802[081802] 08[工学]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0807[工学-电子信息类] 082003[082003] 

核心收录:

D O I:10.3787/j.issn.1000-0976.2021.06.005

馆 藏 号:20310368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