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模块化钢框架变摩擦摆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收藏
模块化钢框架变摩擦摆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模块化钢框架变摩擦摆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作     者:尚继英 谭平 张亚飞 戴淑丹 李一明 SHANG Jiying;TAN Ping;ZHANG Yafei;DAI Shudan;LI Yiming

作者机构: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建筑湾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730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703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185) 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发展计划(IRT13057) 广州大学“基础创新”研究项目(2018GDJC-D12) 

出 版 物:《建筑结构学报》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年 卷 期:2021年第42卷第11期

页      码:1-12页

摘      要:模块化建筑具有整体装配率高,施工绿色环保、高效等优点,然而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震后修复成本高。将隔震技术应用到模块化建筑中,可在不改动上部结构的前提下,改善其整体抗震能力。相比传统橡胶隔震技术,摩擦摆隔震技术具有承载力大、工业化程度高、湿作业少等优势。为此,研发了一种自适应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分析了该支座力学特性,确定其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变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不同工况下剪切性能试验,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基于GB/T 51408—2021《建筑隔震设计标准》提出模块化钢框架变摩擦摆隔震结构一体化直接设计方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模块化钢框架摩擦摆和变摩擦摆隔震结构,并对非隔震结构和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相比摩擦摆隔震支座,所提出变摩擦方式可实现支座等效刚度增加11%左右,等效阻尼比增加18%左右;相比摩擦摆支座隔震结构,变摩擦摆支座隔震结构的楼板加速度、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和上部结构损伤程度略有增加,但隔震层位移明显减小,且这种特性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加而愈明显,体现了变摩擦摆支座的自适应性。

主 题 词:模块化钢框架 变摩擦摆隔震支座 受剪试验 一体化直接设计法 抗震性能 

学科分类:081405[081405] 08[工学] 081402[081402] 081304[081304]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14[工学-地质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4006/j.jzjgxb.2019.0813

馆 藏 号:20310486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