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针刺治疗面瘫机制的fMRI研究概述 收藏
针刺治疗面瘫机制的fMRI研究概述

针刺治疗面瘫机制的fMRI研究概述

作     者:李晓燕 赵创 刘志丹 陈春兰 李尊元 梁薇 沈卫东 LI Xiaoyan;ZHAO Chuang;LIU Zhidan;CHEN Chunlan;LI Zunyuan;LIANG Wei;SHEN Weidong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1999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199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基  金: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项目(2020086)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7401931600)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7-E-12) 上海市宝山区卫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项目(bswsyq-2017-A02)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BSYYZDZK-2019-03,BSYYZDZK-2019-04) 

出 版 物:《中医学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1年第36卷第10期

页      码:2122-2127页

摘      要:目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从以合谷穴为主的单穴刺激研究发展到以合谷、太冲、后溪等穴位为主的组穴干预研究,并逐渐采用任务态与静息态并重的设计方式。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可能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枢机制,而针刺对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的激活以及对不同脑区功能连接的特异性调节,可能是针刺治疗的神经功能学基础。目前,研究存在以下问题:针刺具体能够调节大脑的哪些功能连接网络有待研究;患者康复后脑功能存在的差异和皮层功能重组时间尚未明确;针刺与面瘫康复相关的fMRI研究方案缺少空白对照组的设置,针刺单穴对大脑皮层的激活研究缺少假穴治疗对照组;毫针型号及刺激方式不同导致穴位刺激量存在差异,影响试验结果的统一性。故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对大脑的网络化分区研究,深入探索不同穴位及针刺参数对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网络的调节作用,同时严格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强操作的规范性和针具选择的标准化。

主 题 词:周围性面瘫 fMRI 针刺 合谷穴 太冲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类] 100512[100512] 10[医学] 

D O I:10.16368/j.issn.1674-8999.2021.10.444

馆 藏 号:20310497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