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罗鱼亚科鱼类(鳡鱼、草鱼及赤眼鳟)的ISSR分子鉴定
作者机构: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基 金: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BZ2009-14) 苏州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SZG0702) 江苏省海洋渔业局水产三项工程项目(K2008-4)
出 版 物:《水产科学》 (Fisheries Science)
年 卷 期:2010年第29卷第9期
页 码:546-549页
摘 要:用3个ISSR引物对同为雅罗鱼亚科鱼类的鳡鱼、草鱼及赤眼鳟进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的遗传分析。试验发现:(1)3种鱼类的种间遗传相似度以鳡鱼与草鱼之间最高(0.7157),鳡鱼与赤眼鳟之间最低(0.3041);遗传分化系数(Gst)>0.9,且鳡鱼与草鱼的遗传分化系数最大(0.9806);UPGMA系统树显示3种鱼类分为2支,鳡鱼与草鱼首先聚在一起,最后与赤眼鳟聚类。(2)3个引物均具有种的特异性扩增带。其中引物ISSR8扩增的1550 bp和760 bp带,引物ISSR62扩增的700 bp带,引物ISSR76扩增的790 bp带为赤眼鳟的特异性谱带;引物ISSR8扩增的2000 bp和1875 bp带,引物ISSR62扩增的1380 bp带,引物ISSR76扩增的1240 bp与520 bp带为鳡鱼与草鱼的共有特异性谱带;引物ISSR8扩增的1190 bp带为鳡鱼与赤眼鳟的共有特异性谱带;引物ISSR8扩增的1340 bp与1000 bp,引物ISSR76扩增的2000 bp带为草鱼与赤眼鳟的共有特异性谱带。结果表明,鳡鱼、草鱼及赤眼鳟的遗传差异显著,分类地位至少在种的水平上,这与3种鱼的形态分类在属的水平是一致的,同时揭示了鳡鱼与草鱼的亲缘关系较赤眼鳟与二者的亲缘关系近;找到了3个引物共17条ISSR种内特异性标记和种间共享标记,可用于分子辅助分类和种质鉴定。
主 题 词:雅罗鱼亚科 ISSR 分子鉴定 亲缘关系 特征标记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理学] 071007[071007]
D O I:10.3969/j.issn.1003-1111.2010.09.010
馆 藏 号:20310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