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根系发育和微生物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收藏
根系发育和微生物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根系发育和微生物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     者:丁兆军 白洋 DING ZhaoJun;BAI Yang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237 山东大学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26623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联合项目(批准号:L192400064,XK2019SMC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611430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批准号:Y92C990101)资助 

出 版 物:《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Scientia Sinica(Vitae))

年 卷 期:2021年第51卷第10期

页      码:1447-1456页

摘      要:根系是高等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不仅起着固着植物于土壤的作用,而且也是植物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植物的很多活动,如养分的吸收利用,逆境胁迫的耐性以及植物免疫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依赖其相关根系微生物的密切协助.因此,根系及根系微生物组无论对植物基本的生长发育,还是对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可塑性生长发育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根型"和"健康的根系微生物组"是作物在正常条件下高产稳产的基础,更是作物在恶劣条件下持续稳产和高产的重要保障.植物根系相关的基础理论突破及其与作物育种的结合已迫在眉睫.将根系构型和根系微生物组改良纳入分子育种设计战略,符合我国"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育种方向.深入研究作物根系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和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的互作机制,将"理想根型"的筛选纳入未来作物育种体系,实现"理想株型"和"理想根型"深度融合,是我国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主 题 词:根系发育 根系微生物组 未来作物育种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1360/SSV-2021-0179

馆 藏 号:20310584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