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种植密度与行距配置对桑树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种植密度与行距配置对桑树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与行距配置对桑树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邱长玉 刘丹 韦伟 张朝华 曾燕蓉 李韬 朱光书 石华月 林强 QIU Chang-yu;LIU Dan;WEI Wei;ZHANG Chao-hua;ZENG Yan-rong;LI Tao;ZHU Guang-shu;SHI Hua-yue;LIN Qiang

作者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530007 

基  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8294002 桂科AB18221066) 

出 版 物:《蚕学通讯》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41卷第4期

页      码:9-17页

摘      要: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桑树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三倍体杂交桑组合桂桑6号的幼苗供试,于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资源圃进行桑树种植密度与行距配置的对比试验。共设计7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下的桑叶产量以及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组间的桑叶产量差异显著:0.5 m×0.2 m/1.2 m×0.2 m不等行距种植模式的桑叶产量最高,为50632.21 kg/hm^(2);其次是0.8 m×0.2 m等行距种植模式,桑叶产量为35587.23 kg/hm^(2);0.8 m×0.3 m等行距种植模式的桑叶产量最低,为25496.87 kg/hm^(2)。分析显示,部分农艺性状与桑叶产量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性,随着农艺性状指标的提升,桑叶有增产的趋势,如桑叶产量与叶长、叶宽以及单株总条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8、0.484和0.777;而部分农艺性状则与桑叶产量无相关性,如枝条总节数、每100 cm^(2)叶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040和0.207。依据试验结果认为,适当密度下不等行距种植模式的桑叶产量最高,且桑树单株总条长越长,桑叶产量越高。

主 题 词:桑树栽培 密度 行距 桑叶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 

学科分类:090504[090504] 0905[农学-林学类] 09[农学] 

D O I:10.3969/j.issn.1006-0561.2021.04.002

馆 藏 号:20310640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