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元祐时期的台谏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收藏
元祐时期的台谏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元祐时期的台谏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作     者:杨光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上海200433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祐党籍视角下的北宋晚期政治演变研究”(20CZS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 版 物:《宋史研究论丛》 (SongShiYanJiu LunCong)

年 卷 期:2021年第2期

页      码:65-82页

摘      要:北宋元祐时期,台谏机构一反神宗时期行政监察职能强化的趋势,从制度层面上重新回到以进言为工作重心,在政治体制中同时扮演着反映下情、制造舆论的“言者”与为高氏处理政务进行协助的“参谋”两种角色。这种地位与作用,由“元祐路线”设计者的政治理念和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共同塑造。神宗去世后,司马光为了实现敦厚风俗、罢废新法、打破壅蔽等目的,提出了“广开言路”的主张。吕公著则认识到,不能仅仅是通过“开言路”来反映实情、制造舆论,更需要使这些声音切实地转化成朝廷决策过程中的话语权,因而不刻意强调求言范围的“广”,而是更强调高氏应“登用正人”。台谏官正是能够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的群体,于是深深卷入了“元祐之政”形成与维护过程中,对高氏的协助与影响颇深。在这一过程中,高氏坚定地支持协助自己的台谏官员,并将这种支持转化为优容台谏言论的政治话语;“广开言路”也随之走向末路,“开言路”的精神落定到了台谏政策上来。

主 题 词:宋代 元祐 台谏制度 垂帘体制 新旧党争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类] 03[法学] 030204[030204] 060204[060204] 06[历史学] 0602[0602] 

D O I:10.16764/b.cnki.ssyjlc.2021.0038

馆 藏 号:20310650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