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1.10.1-2021.11.30) 收藏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1.10.1-2021.11.30)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1.10.1-2021.11.30)

作     者:田孟羽 朱璟 岑官骏 乔荣涵 申晓宇 季洪祥 田丰 金周 闫勇 武怿达 詹元杰 俞海龙 贲留斌 刘燕燕 黄学杰 TIAN Mengyu;ZHU Jing;CEN Guanjun;QIAO Ronghan;SHEN Xiaoyu;JI Hongxiang;TIAN Feng;JIN Zhou;YAN Yong;WU Yida;ZHAN Yuanjie;YU Hailong;BEN Liubin;LIU Yanyan;HUANG Xuejie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104100) 

出 版 物:《储能科学与技术》 (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11卷第1期

页      码:297-312页

摘      要: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3614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镍三元、高电压钴酸锂和富锂锰基的表面改性和体相掺杂,以及其在长循环过程中或高电压下所发生的表面和体相的结构演变。金属锂负极的研究侧重于表面修饰,改变锂沉积方向。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以及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固态电池方向更多地集中于界面问题的研究。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硫正极的活性,改善“穿梭”效应。测试表征方面偏重于对材料体相结构和电极/电解质界面等进行观测和分析,固态电池的界面问题研究是热点。理论计算对材料的表面氧活性、界面结构及锂离子的运输机制进行了探讨,而界面反应涉及到了SEI形成的分析。此外,集流体的改性以及电极预锂化研究工作也有多篇。

主 题 词: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 

学科分类:081702[081702]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9799/j.cnki.2095-4239.2021.0671

馆 藏 号:20310711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