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平原农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空间特征及其与通达性关系——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收藏
平原农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空间特征及其与通达性关系——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平原农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空间特征及其与通达性关系——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作     者:刘传明 王呈祥 何品蓉 曹蕾 吕嘉顺 李顺茂 LIU Chuanming;WANG Chengxiang;HE Pinrong;CAO Lei;LYU Jiashun;LI Shunmao

作者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国土与城乡规划研究院江苏淮安223300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淮河生态经济带研究院江苏淮安223300 汉阳大学城市研究院城市设计分析实验室韩国首尔04763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A630087) 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调研点课题(18SYD-10)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010323028Y) 

出 版 物:《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2期

页      码:163-171页

摘      要:准确揭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村庄通达性的关系,对于推动乡村聚落体系重构和合理发展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淮安市为研究区,以全样本行政村调查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为支撑,利用描述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与表达、熵权-TOPSIS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村庄迁居安置意愿(Y)空间差异不甚明显,而货币迁居安置意愿(Y_(1))的空间差异高于实物迁居安置意愿(Y_(2))。Y、Y_(1)和Y_(2)都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②外部连通性对村域综合通达性(C_(i))的贡献最大,C_(i)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市域北部平原村庄C_(i)高于南部低山丘陵和中部河网密布地区村庄。③Y_(1)、Y_(2)和C_(i)在市区和县城周边都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其中,Y_(1)是内圈低外圈高,而Y_(2)和C_(i)是内圈高外圈低。④在迁居安置意愿与通达性的空间耦合关系上,L(Y_(1))-H(C_(i))、H(Y_(2))-H(C_(i))空间耦合村庄集中分布在城区外围,主要原因是这些村庄因近城区优势区位,能得到实物安置潜在的预期增值和享受较高的公共服务。各类空间耦合区和同类空间耦合区的不同片区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

主 题 词:农户 村庄迁居安置意愿 村域综合通达性 货币安置 实物安置 圈层结构 空间耦合 淮安市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2[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类] 020205[020205] 

核心收录:

D O I:10.15957/j.cnki.jjdl.2022.02.018

馆 藏 号:20310870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