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酸化煤样孔隙特征研究 收藏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酸化煤样孔隙特征研究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酸化煤样孔隙特征研究

作     者:熊建龙 王凯 杜全先 孟祥昌 郭兵兵 XIONG Jianlong;WANG Kai;DU Quanxian;MENG Xiangchang;GUO Bingbing

作者机构: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四川省煤矿瓦斯(煤层气)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云南召泸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曲靖655099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基  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云交科教5号)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2020年度科研项目(202006) 

出 版 物:《矿业安全与环保》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 卷 期:2022年第49卷第1期

页      码:47-52页

摘      要:为研究酸化作用后煤体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测试了高阶煤自然煤样和酸化煤样的孔隙结构和矿物含量,并根据分形理论对比研究了2种煤样孔隙的分形维数,探讨了酸化作用原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煤样和酸化煤样中微孔和过渡孔都占较大的比例;煤样酸化后,其孔隙率增大,最小孔径和最大孔径都变大;酸化作用能促使孔隙体积增大,增加的孔隙类型不确定;2种煤样中大孔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酸化后煤样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增大;酸化后煤样矿物含量减少,导致孔隙结构发生变化。

主 题 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酸化作用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学科分类:081702[081702] 0819[工学-海洋工程类] 081903[081903]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D O I:10.19835/j.issn.1008-4495.2022.01.008

馆 藏 号:20310891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