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缸套表面复合织构润滑性能理论及试验研究 收藏
缸套表面复合织构润滑性能理论及试验研究

缸套表面复合织构润滑性能理论及试验研究

作     者:尹必峰 钱晏强 卢振涛 汪博文 孙韶 YIN Bifeng;QIAN Yanqiang;LU Zhentao;WANG Bowen;SUN Shao

作者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213)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60403)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BE2013805)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DA) 

出 版 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4年第48卷第9期

页      码:74-80,135页

摘      要:通过建立织构化缸套活塞环混合润滑理论计算模型,基于织构协同润滑机理模拟分析,设计、计算了槽腔及交叉沟槽2种复合织构,同时结合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复合织构对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织构润滑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织构,较槽腔复合织构而言,交叉沟槽织构在改善润滑摩擦性能方面效果更好。复合织构改善润滑的原理是:在上止点处通过协同叠加形成局部高压油膜,从而缩小了混合润滑范围;在行程中部区域通过协同互补有效地弥补了空化区域的油膜压力衰减,从而延展了有效承载面积。相比单一凹腔织构,槽腔复合织构在各行程中部区域的最小膜厚比可增加34.3%左右,交叉沟槽织构可增加57.6%,槽腔复合织构的循环摩擦功耗可降低8.2%,交叉沟槽织构可降低19.7%。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未经织构试样,织构试样表面的润滑性能可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交叉沟槽织构,其摩擦系数最大可降低48.1%。

主 题 词:缸套 复合织构 协同作用 润滑性能 

学科分类:080703[080703] 08[工学] 080203[080203] 0807[工学-电子信息类] 0802[工学-机械学] 

核心收录:

D O I:10.7652/xjtuxb201409013

馆 藏 号:20310892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