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土高原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收藏
黄土高原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黄土高原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作     者:时亚坤 曾奕 郭金金 方怒放 SHI Yakun;ZENG Yi;GUO Jinjin;FANG Nufang

作者机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安71004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基  金: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A类“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输移特征”(XAB2018A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出 版 物:《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22年第29卷第3期

页      码:419-425页

摘      要:中国正在积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用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同时开展大量的生态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然而粮食生产和植被恢复之间的土地冲突会影响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空间分析和情景模拟描述了黄土高原区坡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预测了不同植被恢复情境下的区域粮食供应。结果表明:目前黄土高原区20°以上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总面积的13%。陡坡耕地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其空间分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与第一轮退耕还林不同,新一轮退耕还林所有退耕情景下的粮食自给率都没有下降的趋势,且都能逐渐达到0.90的粮食安全阈值。黄土高原地区可以考虑进一步退耕到20°以下,以实现更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和固碳功能。但由植被恢复造成的区域粮食供应不足所引发的复耕问题仍然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更精细的规划才能保证区域粮食供应和可持续的植被恢复。

主 题 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粮食安全 可持续植被恢复 坡耕地 情景分析 

学科分类:120301[120301] 12[管理学] 120302[120302] 1203[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869/j.cnki.rswc.2022.03.049

馆 藏 号:20310989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