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追寻苏格拉底和孔子:自我、德性与灵魂 收藏
追寻苏格拉底和孔子:自我、德性与灵魂

追寻苏格拉底和孔子:自我、德性与灵魂

作     者:[美]余纪元 金小燕(译) 陈昱翰(译) Yu Jiyuan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艺术与科学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出 版 物:《世界哲学》 (World Philosophy)

年 卷 期:2022年第2期

页      码:39-53页

摘      要:希腊哲学同等地关注实践和理论,而中国哲学却以实践为主。这一明显的对立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仅仅问题本身具有价值,而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希腊传统中对实践自我和理论自我,实践德性和理论德性的区分竟在中国伦理学中缺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和比较紧随苏格拉底和孔子之后的哲学的内在发展(伦理学和心理学),具体来说,比较柏拉图从苏格拉底哲学方向背离的方式,以及孟子发展孔子思想的方法,论述希腊哲学对灵魂不朽的考虑导致了对灵魂的理论性认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哲学没有柏拉图这种对灵魂进行的形而上学讨论,最终导致了两种自我和德性的区分在中国哲学中的缺失。

主 题 词:苏格拉底 孔子 自我 德性 灵魂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类] 010103[010103]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11007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