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拉米夫定治疗无良好应答患者乙型肝炎病毒P区突变与基因型的关系 收藏
拉米夫定治疗无良好应答患者乙型肝炎病毒P区突变与基因型的关系

拉米夫定治疗无良好应答患者乙型肝炎病毒P区突变与基因型的关系

作     者:许利军 潘晨 李勤光 陈荣华 郑玲 张启云 陈惠聪 XU Li-jun;PAN Chen;LI Qin-guong;CHEN Rong-hua;ZHENG Ling;ZHANG QI-yun;CHEN Hui-cong

作者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研究所福州350025 

基  金:福建省青年科研基金(2008-1-46) 

出 版 物:《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年 卷 期:2010年第18卷第3期

页      码:180-183页

摘      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后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区变异情况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631例拉米夫定治疗后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或核酸测序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观察P区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病毒载量,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HBVDNA水平及HBVP区变异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石。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6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HBV感染者272例,C基因型感染者359例,C基因型感染者患者年龄为(39.1±11.4)岁,明显大于B基因型感染患者的(33.7±9.7)岁(t=-6.55,P〈0.01)。C基因患者病毒载量为(5.96±1.22)log10拷贝/ml,高于B基因型患者的(5.58±1.21)log10拷贝/ml,t=-2.01,P〈0.05。A181V/T变异在C基因型的发生率高于B基因型(0.4%比5.3%,χ2=12.23,p〈0.01),M204I/V、L180M、T184A/G/I/S、S202G/I和V173L变异发生率在B、C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204I在B基因型的发生率为20.6%,高于C基因型的13.9%(χ2=4.91,P〈0.05);M204V和M201IV变异在B、C基因型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0和2.21,P值均〉0.05)。拉米夫定耐药发生率在B、C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拉米夫定常见耐药位点在B、C基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C基因HBV感染患者病毒载量高于B基因型HBV感染患者;M204I变异在B基因型中出现频率高于C基因型,拉米夫定加用或改用阿德福韦酯后可能会使A181V/T变异在C基因型出现的概率高于B基因型;年龄、免疫因素和非常见位点的变异或许是影响拉米夫定疗效的重要因素。

主 题 词:肝炎,乙型,慢性 基因型 突变 拉米夫定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类] 100401[100401]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760/cma.j.issn.1007-3418.2010.03.008

馆 藏 号:20311025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