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针刺捻转量效关系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机构: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昆明市650500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60893)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2017NS155)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19YGZ04)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GC04)
出 版 物:《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2年第63卷第9期
页 码:882-888页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针刺捻转量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临床与科研中针刺捻转刺激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及PubMed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发表的针刺捻转量效关系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刺捻转手法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对捻转手法的作用力、作用时间进行归纳,并分析刺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9篇文献,研究对象涉及健康人、患者以及模型动物。临床试验文献显示,针刺捻转手法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影响,不同捻转刺激量的针刺效应存在差别,捻转的强度、方向、频率均对疗效产生影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针刺捻转手法可通过不同途径介导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或干预病理过程。11篇文献比较了不同捻转刺激量的量效差异,采用的幅度范围为0~720°,频率为0~480次/min,操作时间为10 s~5 min,随着参数值的增大,刺激的强度越大,大部分研究发现中小刺激量的针刺疗效优于重刺激,但刺激强度大小的描述缺乏统一认识。结论目前针刺捻转刺激量的研究缺乏不同参数的对照,难以比较最佳刺激效应,后续研究应进一步规范针刺手法研究的试验设计,综合分析量效规律,选择适当的刺激量,提高针刺疗效。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类] 100512[100512]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3288/j.11-2166/r.2022.09.016
馆 藏 号:20311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