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栽培措施对中稻“黄华占”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不同栽培措施对中稻“黄华占”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措施对中稻“黄华占”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     者:邢丹英 冯德豪 石垒 崔吉明 姜硕琛 黄登武 胡丰琴 胡抗 杜颖 冉旭 杜斌 XING Danying;FENG Dehao;SHI Lei;CUI Jiming;JIANG Shuochen;HUANG Dengwu;HU Fengqin;HU Kang;DU Ying;RAN Xu;DU Bin

作者机构: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农业服务中心湖北恩施445033 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农业服务中心湖北建始445305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农业服务中心湖北恩施445003 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农业服务中心湖北利川44542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长江中下游北部水稻轻简化直播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7YFD0301403-06) 

出 版 物:《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2年第19卷第3期

页      码:93-98页

摘      要:为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江汉平原中稻的影响,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中稻“黄华占”连续两年采用播种期、施氮量、基本苗、水层进行不同栽培因素组合试验,探索不同栽培措施对中稻“黄华占”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施氮量能显著影响生育期,播种期每推迟1期生育期缩短1.7~2d,施氮量每增加50kg/hm^(2)生育期延长0.3~2d;施氮量与基本苗对产量关系密切,施氮量为150kg/hm^(2)和移栽的基本苗60×10^(4)株/hm^(2)时产量最高,平均达到8898.30kg/hm^(2);施氮量与基本苗主要通过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进而影响产量,单位面积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2)=0.6859,P<0.05)。综合考虑,“黄华占”最佳的栽培因素组合为播种期4月25日,施氮量纯N 150kg/hm^(2),基本苗60×10^(4)株/hm^(2),移栽后7d内统一灌水5cm。

主 题 词:栽培措施 中稻 生育期 产量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D O I:10.3969/j.issn.1673-1409.2022.03.010

馆 藏 号:20311052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