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正在加载...

相关文献

正在加载...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正在加载...
文献详情 >建筑结构抗震“体系能力设计法”综述 收藏
建筑结构抗震“体系能力设计法”综述

建筑结构抗震“体系能力设计法”综述

作     者:叶列平 金鑫磊 田源 陆新征 缪志伟 曲哲 林旭川 卢啸 YE Lie-ping;JIN Xin-lei;TIAN Yuan;LU Xin-zheng;MIAO Zhi-wei;QU Zhe;LIN Xu-chuan;LU Xiao

作者机构: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189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创新合作项目(2019YFE0112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341) 

出 版 物:《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年 卷 期:2022年第39卷第5期

页      码:1-12页

摘      要:建筑结构是由不同力学单元组合形成的复杂系统,从系统层次控制结构在强震下的动力响应与损伤过程对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建筑结构具有“稳定、有序、渐进、可控”的地震损伤机制与破坏模式,预先设计明确的损伤机制和提高结构整体屈服后刚度是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体系能力设计法”得以提出和发展。体系能力设计法通过在体系层次设置主、次结构,使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受控于抗震能力较高的主结构,从而实现性态控制。该文综述了体系能力设计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近年来的重要发展,并探讨了体系能力设计法的工程指导意义与未来发展方向。

主 题 词:损伤机制 屈服后刚度 性态控制 抗震设计 性能检验 高层建筑 

学科分类:081405[081405] 08[工学] 081402[081402] 081304[081304]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14[工学-地质类] 

核心收录:

D O I:10.6052/j.issn.1000-4750.2021.03.0173

馆 藏 号:20311064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正在加载...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