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蛹虫草继代中菌株退化早期外部识别标志研究 收藏
蛹虫草继代中菌株退化早期外部识别标志研究

蛹虫草继代中菌株退化早期外部识别标志研究

作     者:姜宛岑 王晨露 朱正州 赵英明 王蒴 范文丽 李天来 JIANG Wancen;WANG Chenlu;ZHU Zhengzhou;ZHAO Yingming;WANG Shuo;FAN Wenli;LI Tianlai

作者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园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北方园艺设施设计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功能性蛹虫草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沈阳11016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9YFD1001905-36) 辽宁省科技攻关专项计划项目(2021JH1/10400035) 

出 版 物:《园艺学报》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49卷第4期

页      码:851-860页

摘      要:以蛹虫草菌株W5继代培养(8 d转接1代)1~5代菌株(W5-1~W5-5)为研究对象,观察蛹虫草继代培养过程中菌落形态、细胞超微结构和活性氧含量的变化,以期揭示继代培养过程中蛹虫草菌株退化的早期外部识别标志。结果表明:蛹虫草W5菌株退化是个渐变的过程,继代培养至3代菌落形态、菌丝和孢子形态开始出现变化,节律环和颜色变化以及菌丝表面的缢裂和凹陷是3代的显著外部特征,可作为蛹虫草菌株退化的早期菌落形态识别标志。在蛹虫草W5菌株继代培养过程中,菌丝的细胞壁逐渐变薄,细胞核逐渐变大,线粒体逐渐肿胀变形,液泡逐渐增大,膜边体逐渐减少,圆球体逐渐溶解,形成脂滴和嗜锇颗粒。可以通过细胞中核仁是否显现、有无膜边体、有无液泡融合和自噬现象来早期判断菌株的退化程度。从3代开始菌丝细胞NBT染色颜色逐渐加深,反映细胞活性氧含量增加。细胞H_(2)O_(2)含量测定表明,3代H_(2)O_(2)含量显著高于前2代。基于线粒体与活性氧的紧密关系,认为线粒体结构和数量上的改变可能是蛹虫草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 题 词:蛹虫草 继代培养 菌株退化 细胞 超微结构 活性氧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类]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864

馆 藏 号:20311073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