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后结合法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阻裂方法 收藏
基于后结合法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阻裂方法

基于后结合法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阻裂方法

作     者:宋福春 刘帅 王依琳 苏洪业 苏宇祺 SONG Fuchun;LIU Shuai;WANG Yilin;SU Hongye;SU Yuqi

作者机构: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166 

基  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基金项目(2018YFC0809600,2018YFC0809606)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基金项目(2018416028) 沈阳市建委城乡系统科研项目(201904) 

出 版 物:《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38卷第2期

页      码:288-295页

摘      要:目的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在负弯矩区的不利受力形式进行抗裂优化分析,提出一种通过特殊布置的剪力连接方式延缓负弯矩区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时间的方法即后结合分析法,改善组合梁桥面板开裂问题。方法以一座(40+50+40)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梁单元模型,将改进的后结合法与预压法、支座位移法及部分预应力法等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负弯矩区成桥阶段混凝土桥面板应力值、不同措施下应力储备情况、开裂弯矩及最大裂缝宽度。结果后结合法对于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改善效果明显,相同配筋下应力储备为5.76 MPa,是部分预应力法的1.56倍、预压法压重500 kg/m^(2)的4.8倍、支座位移法顶升20 cm的2.1倍;开裂弯矩较之预压法、支座位移法等有显著提升,运营阶段中支点处最大裂缝宽度仅为0.08 mm。结论部分预应力法应力储备不足;预压法及支座位移法应力储备值较小抗裂效果不明显,更适合用于中小跨径桥梁中,或作为预防开裂的辅助措施,与其他措施配合使用;后结合技术对于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处理效果最优,可在大跨度或重载组合连续梁桥中采用。

主 题 词:钢-混组合连续梁 负弯矩 抗裂 后结合技术 

学科分类:081406[081406] 08[工学] 081402[081402] 081304[081304]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14[工学-地质类] 082301[082301]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D O I:10.11717/j.issn:2095-1922.2022.02.12

馆 藏 号:20311121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