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收藏
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作     者:邓雪飞 韩卉 陶伟 庞刚 刘坤鹏 刘斌 陈方宏 张铭 DENG Xue-fei;HAN Hui;TAO Wei;PANG Gang;LIU Kun-peng;LIU Bin;CHEN Fang-hong;ZHANG Ming

作者机构: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合肥230022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杭州31001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137)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50430602 070413072)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6KJ315B)资助 

出 版 物:《解剖学报》 (Acta Anato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7年第38卷第6期

页      码:759-764页

摘      要:目的通过对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小脑幕上手术入路中Labb静脉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61例(110侧)包括36例(60侧)数字显影血管造影(DSA)静脉相和25例(50侧)计算机体层摄影静脉造影(CT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Labb静脉按其注入硬脑膜窦方式及在硬脑膜上注入点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直接注入和间接注入2大组,以及横窦组、岩部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4小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Labb静脉经脑膜静脉间接注入横窦;脑膜静脉走行在硬脑膜双层之间,长度为(10.0±7.2)mm,约1.7~23.6mm;各组静脉均分布在STP点的周围,距STP的距离为(16.8±10.2)mm,约0~40.1mm;DSA和CTV观测的结果与显微解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进行DSA或CTV检查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小脑幕上手术中,正中入路损伤Labb静脉的机会最小;但当影像学检查发现Labb静脉离窦汇太近,或者脑膜静脉太长时,应重新设计手术入路。

主 题 词:Labbé静脉 小脑幕上入路 显微解剖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静脉造影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0[100210]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321/j.issn:0529-1356.2007.06.027

馆 藏 号:20311168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