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马鞍列岛多种生境中鱼类群聚的昼夜变化 收藏
马鞍列岛多种生境中鱼类群聚的昼夜变化

马鞍列岛多种生境中鱼类群聚的昼夜变化

作     者:汪振华 王凯 章守宇 WANG Zhenhua;WANG Kai;ZHANG Shouyu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资助项目(2006AA100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1924) 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11CB111608)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22期

页      码:6912-6925页

摘      要:为了解岛礁水域鱼类群聚的昼夜变化特征,以便更全面地设计采样方法和掌握采样的时间尺度,于2009年9月对马鞍列岛7种生境进行了共计24网次的刺网昼夜采样,结合排序和聚类方法,从种类组成、相对生物量和丰度、种类丰富度、多样性和相似性等方面对研究海域鱼类群聚特征的昼夜变化作了探讨。在采获的55种鱼类中,昼夜出现的分别为41和46种,数量差别不大,但其昼夜组成却随栖息水层的变化而不同,底层鱼类更趋向于夜间在硬相生境集群活动;近底层鱼类的昼夜集群随生境变化而变化,在同一生境中既有偏向白天也有趋向夜间的;中上层鱼类更多地出现在白天的人工生境(AH)。AH白天的丰度渔获率显著大于晚上,而天然生境(NH)昼夜差别不大;生物量渔获率无论NH还是AH皆无显著昼夜差异。具体到种类,仅有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等少数种类的数量在AH有显著的昼夜差别,其他多数种类虽然昼夜的出现率大多有别,但渔获率昼夜差异皆不明显。多样性差异更多的表现在不同生境之间,而同一生境的昼夜差异往往不甚显著。各个生境中鱼类的昼夜种类交替现象非常明显,形成了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鳗鲇Plotosus anguillaris为代表的夜间优势类群为主的硬相生境群聚格局、以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和细刺鱼Microcanthus strigatus为代表的白天优势类群为主的硬相生境群聚格局以及缺乏底层优势类群、以石首鱼科鱼类为代表的近底层鱼类为绝对优势类群的软相生境群聚格局。因此,采用被动性渔具在近岸典型生境进行鱼类等相关生物调查时,应使采样时间覆盖昼夜两个时段,且至少保证24h。

主 题 词:鱼类群聚 马鞍列岛 昼夜变化 人工生境 天然生境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07[理学]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0000/j.1000-0933.2011312269126925

馆 藏 号:20311263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