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五代“世态相”罗汉画的图像特征与创作机制--以日本藏《十六罗汉图》为例 收藏
五代“世态相”罗汉画的图像特征与创作机制--以日本藏《十六罗汉图》为例

五代“世态相”罗汉画的图像特征与创作机制--以日本藏《十六罗汉图》为例

作     者:张博 

作者机构: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 版 物:《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Fine Arts)

年 卷 期:2022年第5期

页      码:105-107页

摘      要:罗汉画在五代佛教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新发现的收藏于日本圣众来迎寺的《十六罗汉图》,为具体了解五代罗汉画的艺术特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这组罗汉画现存15幅,保存完整,画面精美,每一幅都以具体的情节展开,人物与环境表现并重,且在每一幅画面上都有明确的榜题。为研究其画史意义,首先对五代罗汉画的图示源流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详细分析出了这组罗汉画中的“世态相”特征,然后从榜题、内容、构图、表现等方面进行考察,结合苏轼在宋代对张玄罗汉画的赞文进行分析,认为这套罗汉画是存世的唯一一套具有明确五代张玄风格的“世态相”罗汉画。对文献中关于张玄绘画创作的记载参照图像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出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中家族相传、以粉本的多样使用为模式的集体创作机制。

主 题 词:罗汉画 “世态相” 张玄 粉本 创作模式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D O I:10.16129/j.cnki.mysdz.2022.05.060

馆 藏 号:20311279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