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数字时代艺术生产的审美政治 收藏
数字时代艺术生产的审美政治

数字时代艺术生产的审美政治

作     者:刘亚斌 LIU Ya-bin

作者机构: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基  金:2019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界面阅读的发展及其审美政治性”(编号:19NDJC27OYB)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3期

页      码:38-44页

摘      要:数字时代艺术生产要求回到社会政治,既有对政治观念的摹仿,尤其是乌托邦的向往,表现了审美政治性;又能通过对传统政治的解构,在行走中创制新空间,具有试验性和生成性的实践特征。体制性艺术生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伦理与共和秩序,但都是反民主和不平等的。朗西埃主张艺术要改变现有框架、规模和节奏,立足于感性重置,发挥虚构劳动的作用,产生异质性关联,让可能的风景呈现出来。由于计算机算法、程序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数字治理成了当代影像生产的结构性管控力量,渗透到社会现实,甚至切入肉身生命和主体意识,成为其实现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手段,真正的艺术应当实现“虚无”化,使自身自由自在,展现主体性及其生命的未来。

主 题 词:数字时代 艺术生产 审美政治 朗西埃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1[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类] 

D O I:10.16729/j.cnki.jhnun.2022.03.006

馆 藏 号:20311293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