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作用于DA/5-HT受体亚型的反式-4-(2-(4-(吡啶-2-基)哌... 收藏
作用于DA/5-HT受体亚型的反式-4-(2-(4-(吡啶-2-基)哌嗪-1-基)乙基)环己烷-1-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作用于DA/5-HT受体亚型的反式-4-(2-(4-(吡啶-2-基)哌嗪-1-基)乙基)环己烷-1-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作     者:牟红 齐阳历 陈晓文 张子学 李建其 MOU Hong;QI Yang-li;CHEN Xiao-wen;ZHANG Zi-xue;LI Jian-qi

作者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1620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化学制药新技术中心上海20120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81803371)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19QB1406200) 

出 版 物:《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年 卷 期:2022年第32卷第6期

页      码:430-445页

摘      要:目的设计合成反式-4-(2-(4-(吡啶-2-基)哌嗪-1-基)乙基)环己烷-1-胺衍生物,进行体外DA/5-HT受体结合实验及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实验,评价其体外抗精神分裂症活性和初步代谢特性。方法以反式-2-(4-氨基环己基)乙酸乙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硼氢化钠还原、甲磺酰化反应,再与吡啶基哌嗪片段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经药效靶点(D_(2)、D_(3)、5-HT_(1A)、5-HT_(2A)受体)、副作用靶点(H_(1)受体)结合实验(单浓度抑制率)进行体外活性初筛,确定优选化合物后,再进行体外受体亲和力(K_(i)值)复测及人、大鼠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测定。结果与结论共设计合成2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ESI-MS、^(1)H-NMR确证。体外受体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p、1v对D_(2)、D_(3)、5-HT_(1A)、5-HT_(2A)受体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1p:K_(i)=0.40、0.43、61.00、3.80 nmol·L^(-1);1v:K_(i)=6.70、5.80、22.00、7.60 nmol·L^(-1));对副作用靶点H_(1)受体的作用较低(10μmol·L^(-1)下抑制率分别为81.2%、83.6%)。同时,1p在肝微粒体上的代谢较稳定(human:t_(1/2)=30.40 min,CL=45.60μL·min^(-1)·mg^(-1);rat:t_(1/2)=51.40 min,CL=27.00μL·min^(-1)·mg^(-1)),具有作为新型多靶点抗精神分裂症活性分子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主 题 词:吡啶基哌嗪 多巴胺 五羟色胺 精神分裂症 代谢稳定性 活性分子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类] 100701[100701] 10[医学] 

D O I:10.14142/j.cnki.cn21-1313/r.2022.06.002

馆 藏 号:20311307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