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澳洲鳗鲡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与检测 收藏
澳洲鳗鲡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与检测

澳洲鳗鲡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与检测

作     者:龚小玲 李思发 蔡完其 杨琴玲 王浩 GONG Xiao-ling;LI Si-fa;CAI Wan-qi;YANG Qin-ling;WANG Hao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 

基  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DZ19306) 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KFT2006-1) 上海海洋大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66901-07137) 

出 版 物:《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09年第16卷第1期

页      码:133-138页

摘      要: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了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的部分基因组文库,并用地高辛标记的(CA)15作探针筛选阳性克隆,共获得76条微卫星序列,其中10次以下CA连续重复序列占83.67%,没有检测到30次以上的连续重复序列。根据微卫星序列两端足够长的侧翼序列,设计引物55对,选择合成引物26对,用澳洲鳗鲡3个个体的混合基因组进行引物筛选,其中的18对具有清晰的扩增条带。将筛选出的18对引物对澳洲鳗鲡1个群体的4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1对引物扩增产物为单态,17对扩增产物呈现多态;17对扩增多态的引物在40个个体中扩增出等位基因数目为5~14,平均为9个。该澳洲鳗鲡群体的PIC、Ho、He的平均值分别为0.7157、0.6779、0.7374,所有位点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结果证明这17个微卫星位点适于澳洲鳗鲡群体结构的研究分析。

主 题 词:澳洲鳗鲡 微卫星 分子标记 

学科分类:0908[0908] 09[农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321/j.issn:1005-8737.2009.01.019

馆 藏 号:20311326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