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金银花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收藏
金银花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金银花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     者:梁慧珍 谭政委 余永亮 杨红旗 许兰杰 杨青 李春明 董薇 李磊 鲁丹丹 安素妨 Liang Huizhen;Tan Zhengwei;Yu Yongliang;Yang Hongqi;Xu Lanjie;Yang Qing;Li Chunming;Dong Wei;Li Lei;Lu Dandan;An Sufang

作者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西峡分院河南西峡474550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1) 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农财发(2016)45号) 河南省药用植物遗传改良创新型科技团队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82102310062)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8110011030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创意项目(2020CX03) 

出 版 物:《中国食品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22卷第7期

页      码:248-255页

摘      要:构建金银花营养品质评价体系,对筛选和发掘金银花优异资源及金银花药食同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38份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和计算金银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通过概率分布建立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分标准。结果表明,138份参试材料的7种营养成分含量各有差异,变异系数为8.32%~71.23%。7种成分均受环境的影响,然而影响程度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木犀草苷与绿原酸和芦丁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C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木犀草素与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均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总黄酮与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木犀草素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PCA将7个营养组分指标简化为3个主成分因子,PC1包括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和木犀草素;PC2包括绿原酸和木犀草苷;PC3包括芦丁和总黄酮。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4.339%,23.930%和18.382%,累计贡献率为86.65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和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分6级标准。利用评价体系对金银花资源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营养评价结果,为筛选营养品质最优的金银花材料提供依据。

主 题 词:金银花 营养品质 多元统计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评价体系 

学科分类:0832[0832] 08[工学] 083201[083201] 

核心收录:

D O I:10.16429/j.1009-7848.2022.07.025

馆 藏 号:20311391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