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CO_(2)驱气窜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收藏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CO_(2)驱气窜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CO_(2)驱气窜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作     者:王石头 马国伟 郎庆利 杨棠英 WANG Shitou;MA Guowei;LANG Qingli;YANG Tangying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0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E-36)、“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驱油与埋存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21ZZ01) 

出 版 物:《能源化工》 (Energy Chemical Industry)

年 卷 期:2022年第43卷第3期

页      码:29-34页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开展了CO_(2)驱先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体增油降水效果明显,但部分井见气,气窜现象严重,降低了CO_(2)驱增油效果。为了防治气窜,提高低渗裂缝性油藏CO_(2)驱波及效率,采用纳米凝胶颗粒进行调驱。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生产动态分析识别储层优势渗流通道,并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调驱剂注入后走向及位置、调驱剂质量分数对调驱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耐酸耐盐堵剂纳米凝胶颗粒的封堵效果较好,该结果对低渗裂缝性油藏注气驱方案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主 题 词:低渗透油藏 优势渗流通道 CO_(2)驱 渗透率时变 

学科分类:0820[工学-航空航天类] 08[工学] 082002[082002] 

D O I:10.3969/j.issn.1006-7906.2022.03.008

馆 藏 号:20311407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