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野火适应性放牧管理--以地中海盆地放牧管理技术实践应用为例 收藏
野火适应性放牧管理--以地中海盆地放牧管理技术实践应用为例

野火适应性放牧管理--以地中海盆地放牧管理技术实践应用为例

作     者:埃米莉·施里克曼 布雷特·米利根 Emily SCHLICKMAN;Brett MILLIGAN

作者机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景观和环境设计系戴维斯95616 

出 版 物:《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年 卷 期:2022年第10卷第1期

页      码:28-39页

摘      要:全球环境变化不断加速,气候和起火条件,以及城市边缘用地情况的变化引发了更大规模、更猛烈、更频繁的野火灾害,其中地中海盆地及其他地中海型气候带地区尤甚。这些地区夏季干燥、炎热,植被具有易燃、火灾适存的特点,且存在大量可燃物质。为应对这类挑战,人们开始探索更有效、更综合、兼具多重效益的管理技术。尽管已经尝试了多种管理方式来降低野火风险,但当前人们对于这些方式的应用潜力和局限性的认识仍然有限。放牧管理系统是其中一项策略性综合管理途径:通过啃食、踩踏,驯养的牛、羊、马等牧群在植被间(水平及垂直方向)创造出空隙,以此控制可燃物量,增强场地的野火适应性。本文探讨了两项放牧管理技术:(1)“密林放牧”(Fire Flocking),一项在过度繁茂的森林中区划轮牧的技术,在减少可燃物的同时建立生态产业链;(2)“基建之下”(Infrastructure Shadowing),一种在高压线下方实行计划性放牧的技术,有助于降低场地自燃风险,也从属于一项更大尺度的多功能综合景观管理规划项目。本研究以两个分别应用上述技术的项目为例,基于文献研究、利益相关者访谈和空间分析,从项目场地背景、应用技术、技术实施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两个项目各自在开发及建成后评估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所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策略性放牧管理途径经济有效,能够削减场地可燃物量,从而降低并减缓火势蔓延速度;其通过将场地划分为若干景观斑块,能够创造符合生态需求的栖息地;还能通过将项目带入人们的视野、引入公众参与环节或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于野火的认识。本研究展示了多功能综合景观管理系统通过可再生、演变式的方式应对野火的潜力。后续研究或可进一步探讨放牧降低野火风险的具体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的绩效评估体系,并探索如何将策略性放牧管理途径与多功能景观设计相整合。

主 题 词:野火 气候变化 野火管理 土地管理 景观适应 放牧管理措施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8[工学] 081303[081303] 0838[0838]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34[0834] 

D O I:10.15302/J-LAF-1-020060

馆 藏 号:20311441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