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世纪50-90年代初皖西庐剧唱腔的传承与变革 收藏
20世纪50-90年代初皖西庐剧唱腔的传承与变革

20世纪50-90年代初皖西庐剧唱腔的传承与变革

作     者:黄梅 王宁馨 HUANG Mei;WANG Ningxin

作者机构: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六安237000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0A0847) 安徽省省级教学示范课(2020SJJXSFK2509) 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线下课程(2021xxkc199) 

出 版 物:《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2年第43卷第4期

页      码:102-108页

摘      要:西路庐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的主要分支,皖西庐剧是西路庐剧20世纪50年代后的转型体。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光芒,展开了一系列改造和创新。凭借一系列优秀剧目,皖西庐剧走出安徽,走向全国。皖西庐剧之所以能够取得不俗成就,与其对西路庐剧传统唱腔的继承与突破密不可分。在唱腔方面,皖西庐剧既有对西路庐剧的传承,也有变革,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在20世纪50—90年代,唱腔传承与变革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在主腔方面,核心音调得以保留,同时旋律复杂化,衍生出一系列新唱腔;在花腔方面,既传承了传统花腔,也编创出新花腔;在音乐程式上,一直保留着稳定性和格律性特征,同时程式化内容也有一定拓展。深入研究皖西庐剧唱腔,尤其是皖西庐剧对于西路庐剧唱腔的传承与变革,可以为推动当前地方戏曲走出低迷困境提供借鉴和助力。

主 题 词:皖西庐剧 唱腔 传承 变革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D O I:10.3969/j.issn.2096-8256.2022.04.017

馆 藏 号:20311448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