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室内剧的表演特性——谈《渴望》的表演 收藏
室内剧的表演特性——谈《渴望》的表演

室内剧的表演特性——谈《渴望》的表演

作     者:刘帼君 

出 版 物:《中国电视》 (China Television)

年 卷 期:1991年第3期

页      码:55-56页

摘      要:我认为这一长达五十集的电视室内剧的成功,重要因素之一,是与演员们的表演艺术创作分不开的。我们曾研究过话剧、电影、电视表演的异同,那么,室内剧的表演有什么艺术特点呢?它对演员们的要求又是什么呢?这里不妨对《渴望》的艺术实践做点探讨。我以为它应是程式化最弱的一种表演;是“内”多于“外”的表演;是具有戏剧、电影兼容性的表演;也是对演员表演素质要求较高的一种表演。程式化最弱的表演与戏曲、话剧相比较,电影表演是程式化很弱的表演;如果这种说法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室内剧更应是程式化最弱的表演了。电视表演本来就具有日常生活性和交流亲切感,而室内剧从它的题材到录制的工艺过程,更决定了它在表演上的这一艺术特性。室内剧选材大多偏重写实,往往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家庭生活、伦理道德等为内容,这在表演上就不大会采取写意的方法。同时,它采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切换、一次完成的生产工艺,这使导演对演员的安排不能过于妥贴,演员自身对动作的设计也不可能十分精细,所以,演员表演的过程是在“现场”情况下的瞬间变化。

主 题 词:《渴望》 演员表演 电视表演 多机拍摄 艺术特性 生活性 创作激情 艺术实践 艺术创作 假定性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馆 藏 号:20311464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