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如何检验和深化可持续性科学 收藏
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如何检验和深化可持续性科学

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如何检验和深化可持续性科学

作     者:诸大建 张帅 ZHU Dajian;ZHANG Shuai

作者机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基  金: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与应用”(批准号:20dz1201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福利绩效的理论、指标和实证”(批准号:72104185)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强可持续视角下的生态福利绩效指标和实证研究”(批准号:21YF1449600) 

出 版 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2年第32卷第9期

页      码:1-10页

摘      要:2022年,是联合国1992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3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纳入中国“五位一体”现代化体系10周年。可持续性科学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学理研究,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存在着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的观点差异。中国生态文明不仅对促进中国的绿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发展可持续性科学也具有重要意义,后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亟须加强。文章基于中国生态文明的政策和实践,讨论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五个存在观点分歧的重要论题,指出中国生态文明是以强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架构需要包括具有内在层次关系的五个关键命题,即可持续发展是追求地球生态物理极限内的经济社会繁荣,要在控制生态消耗规模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变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要有不同的转型模式,要用目标-资本-治理建立三层次的发展模型,可持续性科学是跨学科的整合性范式。文章认为,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研究需要以强可持续性作为核心原理进行理论更新和版本升级,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可以在深化发展可持续性科学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主 题 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可持续性科学 强可持续性 地球生态物理极限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经济学类] 020106[020106] 

核心收录:

D O I:10.12062/cpre.20220802

馆 藏 号:20311465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