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的金顶侧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收藏
基于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的金顶侧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的金顶侧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     者:陆欢 尚晓冬 宋春艳 刘建雨 徐珍 谭琦 王瑞娟 王作录 LU Huan;SHANG Xiaodong;SONG Chunyan;LIU Jianyu;XU Zhen;TAN Qi;WANG Ruijuan;WANG Zuolu

作者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囯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403 上海星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201508 

基  金:金山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项目(jszjz 2021004N)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沪农科卓001) 

出 版 物:《食用菌学报》 (Acta Edulis Fungi)

年 卷 期:2022年第29卷第6期

页      码:14-24页

摘      要:为了解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st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提取24个菌株的菌丝体基因组DNA,采用15个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标记检测ISSR多态性并考察农艺性状,采用皮尔逊法分析ISSR分子标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4个菌株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5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72个多态性片段,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08~0.7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0.46,香农多样性指数为0.33~0.65;经非加权算数平均配对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聚类分析,24个金顶侧耳菌株被分为7个大类,第Ⅰ类包括1个野生菌株,第Ⅱ类包括4个野生菌株,第Ⅲ类包括2个野生菌株,第Ⅳ类包括2个野生菌株和3个栽培菌株,第Ⅴ类包括2个栽培菌株,第Ⅵ类包括4个栽培菌株,第Ⅶ类包括2个野生菌株和4个栽培菌株,野生和栽培菌株聚类均比较集中,其中栽培菌株P 23和P 24的遗传距离极近;农艺性状(第一潮菇产量、每丛子实体数、菌盖大小、菌盖厚度、菌盖凹陷程度、菌柄直径和菌柄长度)的变异系数为5.03%~32.2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4.50~4.5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ISSR标记与第一潮菇产量、菌盖直径和菌柄直径相关,其中ISSR 6和ISSR 17与第一潮菇产量和菌柄直径显著正相关。

主 题 词:金顶侧耳 ISSR标记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090202[090202] 

D O I:10.16488/j.cnki.1005-9873.2022.06.002

馆 藏 号:20311554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