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 收藏
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

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

作     者:吴进才 陆自强 杨金生 束兆林 

作者机构: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1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出 版 物:《昆虫学报》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1993年第36卷第3期

页      码:323-331页

摘      要:本文进行了稻田捕食性天敌与稻飞虱的栖境生态位调查,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试验法和排除试验法研究了7物种的栖境生态位与各天敌捕食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灭敌与2种害虫共存系统中,天敌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捕食量的正主效应大小依次为:粽管巢蛛Clubionajaponicola、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前齿肖蛸Tetragnatha praedonia、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的负主效应值最大(随狼蛛密度增大捕食量下降);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èe捕食量正主效应大小依次为:粽管巢蛛、肖蛸、青翅蚁形隐翅虫。多物种共存系统中,狼蛛、徽蛛、跳蛛主要捕食飞虱;肖蛸主要捕食稻纵卷叶螟;管巢蛛对两种害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这与各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值相一致。当飞虱密度在每穴10—30头时,多物种共存系统优良的生物序是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青翅蚁形隐翅虫各为1头,粽管巢蛛2头,此时天敌的控制作用最大。添加法和排除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具一定数量的多物种共存系统中,再增加天敌密度不一定能增加猎物的被捕食数,其直接的生物学原因是种间种内干扰(包括种间种内残杀)

主 题 词:栖境生态位 捕食管 稻田 天敌 捕食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动物医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6380/j.kcxb.1993.03.011

馆 藏 号:20311597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