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民族志影像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以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庄学本的... 收藏
民族志影像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以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庄学本的民族摄影实践为例

民族志影像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以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庄学本的民族摄影实践为例

作     者:邓圆也 Deng Yuan-ye

作者机构: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ZD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 版 物:《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2年第48卷第3期

页      码:14-23页

摘      要:中国民族志影像先驱庄学本在20世纪30年代于羌、藏等民族地区的民族摄影,是民族识别前的“新民族”再造问题及其塑形模式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新时期国家组织的民族调查中,他通过“新民族”影像,直观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塑造的当代实践。民族认同及共同体社会模式的形成,是由杂居空间、体质混合、生存需求、文化互动及权益流变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 题 词:民族志影像 中华民族共同体 艺术表达 视觉塑造 文化认同 

学科分类: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030401[030401] 

D O I:10.3969/j.issn.1674-9227.2022.03.003

馆 藏 号:20311627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