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超临界CO_(2)压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 收藏
超临界CO_(2)压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

超临界CO_(2)压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

作     者:郭兴 孙晓 穆景福 乔红军 罗攀 李恒 GUO Xing;SUN Xiao;MU Jingfu;QIAO Hongjun;LUO Pan;LI Heng

作者机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65 陕西省二氧化碳封存与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 北京大学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基  金: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CO_(2)压裂井筒温压及地层波及规律研究”(2019KJXX-02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课题四“非均质陆相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2017ZX05039-004) 

出 版 物:《钻井液与完井液》 (Drilling Fluid & Completion Fluid)

年 卷 期:2022年第39卷第5期

页      码:629-637页

摘      要:为了优化超临界CO_(2)压裂工艺技术和施工参数,考虑超临界CO_(2)压裂液中支撑剂颗粒之间相互作用,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中的多相质点网格方法,建立超临界CO_(2)压裂缝内支撑剂运移数学模型,通过室内水力压裂支撑剂运移物模实验验证模型准确性,进行超临界CO_(2)压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未增黏CO_(2)由于黏度低,携砂效果极差,优化其他参数对携砂效果影响不大;CO_(2)黏度增加到2.5 mPa·s即可有效提高携砂效果,采用超轻支撑剂与细尺寸颗粒组合,携砂效果与增黏到10 mPa·s效果相差不大;优化支撑剂密度比尺寸对携砂效果提高更为明显;增大排量可以提高携砂效果,但排量继续增大,其携砂效果变化较小;流体滤失对CO_(2)携砂效果影响变化不大。该研究为解决CO_(2)携砂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对超临界CO_(2)压裂设计优化及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主 题 词:超临界CO_(2) 压裂 裂缝 支撑剂 运移 

学科分类:0820[工学-航空航天类] 08[工学] 082002[082002] 

D O I:10.12358/j.issn.1001-5620.2022.05.015

馆 藏 号:2031181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