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6A2层的形成过程 收藏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6A2层的形成过程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6A2层的形成过程

作     者:张月书 李锋 陈福友 仪明洁 高星 ZHANG Yueshu;LI Feng;CHEN Fuyou;YI Mingjie;GAO Xi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50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 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32311KYSB20190008)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102) 

出 版 物:《人类学学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42卷第1期

页      码:61-74页

摘      要:东谷坨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内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文化层以河湖相堆积为主,大量的文化遗物在埋藏过程中会受到流水等自然作用的影响,明确遗址的形成过程、了解遗物在埋藏过程中被改造的程度是我们开展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2016-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东谷坨遗址T1区域开展了新的发掘,通过此次发掘,我们将原6A文化层划分为2个亚层。其中6A2为粗砂砾石堆积,显示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但该层出土的多数石制品表面新鲜,并未显示出受高能水流的改造或被长距离搬运的特征。鉴于此,我们以探讨搬运改造石制品所形成破损特点为目的设计并实施了模拟搬运试验,开展了遗址内沉积物、石制品特征等多指标分析探讨遗址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A2层的多数石制品并非由高能水流搬运而来,而是粗砂砾石堆积在遗址形成后,古人类活动于其上所遗留,此层石制品显示了原地埋藏的特点。

主 题 词:早更新世 泥河湾盆地 东谷坨遗址 模拟搬运实验 遗址形成过程 

学科分类:060102[060102] 0601[历史学-历史学类] 070903[070903] 0709[理学-地质学] 06[历史学] 07[理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4

馆 藏 号:20311853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