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深度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比较 收藏
不同深度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比较

不同深度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比较

作     者:黄秋瑾 肖莹 王亚芬 吴振斌 周巧红 HUANG Qiujin;XIAO Ying;WANG Yafen;WU Zhenbin;ZHOU Qiaohong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9225) 

出 版 物:《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3年第41卷第1期

页      码:164-172页

摘      要:设计构建了4套分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柱状模拟系统(总程分别为145,185 cm),针对低C/N型人工污水,研究基质层高、添加活性生物质及进水中氮素组成对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时,4套系统对总氮(TN)去除率均在30%以上,半程基质层设置为95 cm,不添加活性生物质的HI组对TN去除率最高,达到42%;对NH_(3)-N、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48%、21%~66%,而NO^(-)_(2)-N在各系统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积累。随着进水中NO^(-)_(3)-N占比负荷的增加(从1/7到6/7),其NO^(-)_(3)-N去除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仅HI组去除率变化较其他组更稳定。但IVCW系统加深后,添加活性生物质反而会降低其TN去除效果。IVCW系统第1段,即下行流上层单元对脱氮贡献最大,高达80%以上;不同处理间强化脱氮效果差异虽不显著,但系统后段其脱氮途径间存在一定差异。相应地,微生物脂肪酸的丰度和种类在第1段最高,其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段差异最明显;以cy19:0为标志的厌氧细菌在上行流第3~4段逐渐占据优势,且加深组均高于其对照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表征的好氧细菌对IVCW系统脱氮效率贡献更大。

主 题 词:IVCW 氨态氮 硝态氮 微生物群落 脂肪酸甲酯分析 

学科分类:083002[083002] 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08[工学] 

D O I:10.13205/j.hjgc.202301020

馆 藏 号:20311881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