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4种常见高组胺鱼成分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收藏
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4种常见高组胺鱼成分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4种常见高组胺鱼成分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     者:刘立兵 周藏 付琦 孙晓霞 王金凤 钱云开 艾连峰 王建昌 LIU Li-Bing;ZHOU Cang;FU Qi;SUN Xiao-Xia;WANG Jin-Feng;QIAN Yun-Kai;AI Lian-Feng;WANG Jian-Chang

作者机构: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石家庄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石家庄050017 秦皇岛海关技术中心秦皇岛066004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20YFF0305004)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1375501D) 

出 版 物:《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China 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3年第5卷第3期

页      码:50-58页

摘      要:为建立针对常见高组胺鱼成分的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日本鲭的ATP-6基因、金枪鱼的BGH基因、秋刀鱼和沙丁鱼的Cyt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并通过反应体系的优化试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性试验,建立了针对4种高组胺鱼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对其他常见鱼类物种均无特异性扩增,日本鲭、沙丁鱼、秋刀鱼和金枪鱼的灵敏性可分别达到10.0 pg/μL、1.0 pg/μL、1.0 pg/μL、1.0 pg/μL;以人工模拟样品进行检出限分析,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出限均可达0.1%;对市售的36份鱼肉制品进行检测,日本鲭、沙丁鱼、秋刀鱼和金枪鱼成分的检出率分别为11.11%(4/36)、5.56%(2/36)、5.56%(2/36)和16.67%(6/36)。本研究建立的针对4种常见高组胺鱼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为我国鱼肉制品进出口检验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主 题 词:高组胺鱼 实时荧光PCR 鱼肉制品 食品安全 

学科分类:0832[0832] 081704[081704]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070302[070302] 0703[理学-化学类] 083204[083204] 

D O I:10.3969/j.issn.1002-4689.2023.03.010

馆 藏 号:20312099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