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SiO_(2)担载的Au@Pt与Au@Pd核壳型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热稳... 收藏
SiO_(2)担载的Au@Pt与Au@Pd核壳型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热稳定性对比研究

SiO_(2)担载的Au@Pt与Au@Pd核壳型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热稳定性对比研究

作     者:张晓慧 关桥桥 孙梅 路军岭 Xiaohui Zhang;Qiaoqiao Guan;Mei Sun;Junling Lu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省教育厅表界面化学与能源催化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合肥230026 

基  金: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22025205)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2021YFA1502802)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WK2060000038) Users with Excellence Program of Hefei Science Center CAS(2019HSC-UE016) 

出 版 物:《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化学物理学报(英文))

年 卷 期:2023年第36卷第2期

页      码:132-140,I0054页

摘      要: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因其在众多化学反应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人们关注.其催化性能与双金属颗粒的结构密切相关.在原子水平上理解其结构热稳定性对设计高稳定性双金属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选择性原子层沉积技术,在SiO_(2)载体上精准地构筑了Au@Pt与Au@Pd核壳型催化剂,其中Au核尺寸约为5.1 nm,Pt或Pd的壳层厚度均控制在两个原子层左右.使用谱学、电镜表征对比其在氢气氛围下的结构热稳定性,发现相较于Au@Pd/SiO_(2)核壳型催化剂,Au@Pt/SiO_(2)更难于向合金结构转变,展现出了更为优异的结构热稳定性.此外,550℃高温还原后,两种催化剂均维持其颗粒尺寸,无明显聚集现象,展现出优异的抗烧结性能.Au@Pt/SiO_(2)核壳型催化剂具备更好的结构热稳定性,可能是源于壳层Pt原子更高的熔点以及Au-Pt之间更小的晶格失配.该工作为理解双金属纳米颗粒在高温下的热力学行为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参考.

主 题 词: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核壳结构 结构热稳定性 原子层沉积 

学科分类:081705[081705] 07[理学] 070205[070205]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080501[080501]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0702[理学-物理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063/1674-0068/cjcp2204065

馆 藏 号:20312122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